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媒介社會學專題
Seminar in Media Sociology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學程  傳播學程  
授課教師
蔡蕙如 
課號
JOUR7055 
課程識別碼
342 M26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新聞313 
備註
新聞所學生優先。
限學士班四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媒介社會學專題
上課時間|每周二上午9:10-12:00|
上課教室|新聞所313
蔡蕙如|tsaihuiju@ntu.edu.tw |(課外討論時間請來信預約)
課程助教 黃塏傑| r11342022@ntu.edu.tw

媒介社會學專題協助我們理解、認識台灣社會民主化與市場化的過程中,大眾媒體、新聞業、閱聽人與科技之間的發展與關係,透過社會學的視角,從歷史結構、社會市場結構,新聞業的產製與社會政治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亦從行動者的角度:記者與相關媒體從業工作者的勞動狀態、閱聽人與公民的資訊接收與行動,甚至從非主流框架下的各種類型的實踐情境,進一步探索媒介化的社會與我們(與新聞產業息息相關的行動者)之間的關係。
本課程希冀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得以擴展觀察/理解/分析當代傳播與文化的現象,透過熟習傳播理論的內涵與視野,並從結構與內容的問題,進行深度探討。透過課堂討論、小組報告、心得反思等方式,使同學面對未來多變的傳播環境,更能見微知著、掌握關鍵的傳播與文化現象。

新聞媒體的發展與歷史脈絡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我們將本課程相關議題與理論視角框架,應用在當代各種新聞傳播情境,幫助我們以分析當代各種傳播、政治、文化現象。各種議題與理論視角,更提供我們多元且批判的觀點養分,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理解並且預示傳播文化的現象與發展,以及身為傳播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巨觀角度,從歷史脈絡認識傳播理論在不同情境與相對應條件(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面向)的發展與限制;並且同時從當今多媒體與新科技發展的時代下,重新詮釋理解傳播理論與當今社會的關係。微觀角度,則從不同角色行動者 (媒體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公民、閱聽人、弱勢族群等)出發,檢視傳播理論如何解釋行動者、媒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新聞媒介與社會的發展歷程不只是「已發生」的歷史,本課程將試圖從歷史與當下的社會互動而成的視角與反思,進一步引導我們的眼光專注不只在界限範圍內的知識,更引導我們發現眼前的傳播文化現象。我們需要從歷史的深度(從問題的出現、存在、惡化、消失的過程做縱的觀察)探尋問題癥結,更須看到問題並不可能?獨立且純粹地?存在(除了傳播領域,我們必須從整個台灣社會以及國際社會的脈絡做橫的分析)。

特別是當代社會與傳播媒體的關係,無論在台灣當地政治經濟文化脈絡(以及我們的生命經驗),或放置在全球化的情境底,我們都不難發現?傳媒?做為一運轉/改變/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勢必逼促我們不得不面對當代社會與傳播之間曖昧難解的關係與其清晰可見的小徑,循著這條小徑走,我們將可發現當代媒介與社會所展現出來多元且複雜的風景。 

課程目標
1. 運用媒介社會學視角分析當代/歷史傳播相關議題
2. 發展未來傳播領域相關研究主題
3. 批判、反思與關懷媒介社會學相關議題 
課程要求
(暫定,詳細規定第一周說明)
上課方式與評分標準

線上教學平台:NTU COOL & Facebook混搭使用。請同學務必詳閱課綱、NTU COOL & Facebook,公告後3天內視所有人都已知悉。

NTU COOL :繳交作業區、正式公告區
Facebook:及時討論、助教與老師發布公告等
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5667668532578

除授課者逐週準備材料及參與講述,課程參與者應該完成以下工作:

? 個人平時表現60%(包括出席次數、課堂綜合表現、導讀報告)

課堂參與(30%):
1. 本課程重視學生的出席率與課程參與,透過每次課程的討論、發表與交流是促進良好課堂的重要元素。請準時出席。學生一學期可請假一次(不扣分),從第二次起將扣分。若有事不能來,請課前告知助教與老師。除了必要查資料的時間,請盡可能不用電腦(因為電腦銀幕容易成為討論之間的屏障),有需要緊急連絡的事件,請直接到教室外面聯繫。
2. 口頭報告1-2次:
(1) 課程進行方式:由老師先講授課程並且與參與同學討論文獻中的重要議題與問題。
(2) 由同學報告,以該週主題、基礎文獻為出發點,延伸相關議題進行介紹,可以利用多媒材內容,並且以此議題,開發一個可能的研究企劃,口頭報告約15張PPT,包括所有引用的參考資料,課前一天晚上12點前將PPT檔上傳到NTU COOL課程平台。

3. 演講與活動心得:本課程預計舉辦1次演講、1次校外參訪活動,須至少擇一撰寫心得反思(約1000字),兩篇都寫則另期末加分。

每周閱讀與短評(30%):
1. 需針對每週讀物(選擇1-2篇),進行寫作一到兩頁的短評(A4 /2頁內),根據文本提出批判性與分析性的觀點,並且最後提出至少2個問題(上課討論)。
2. 作業格式:
(1) 檔案名稱:例如:0914(日期) W2(週次) 學號 姓名
(2) 文獻評述:針對所閱讀的文獻,提出評析,請勿摘要文獻,並與文獻對話。
A. 主要論點(問題意識、理論觀點、方法,結果)
B. 評析(該論文對於理解此議題有何優點?有何問題?可以如何改進)
參考列表:
本週讀物所關注的主要問題為何?此一問題有何新意? 誰是它的稻草人?從這個角度提問,有何意義和價值?
作者如何導出和發展此一問題? 論辯(argument)的結構和策略為何? 請具體說明其論辯起承轉合之處? 在那些轉折點上不同於你/妳的想法? 在那些轉折點上展現不同於前人的思考路徑 (例:他/她如何反駁前人之看法)? 參考了那些資料?如何整合這些資料? 發現問題是研究高下的關鍵。
本文有無以個案或資料舉證或詮釋? 作者如何透過個案說明其論點? 或者, 作者如何詮釋資料?有何新意?
對你/妳的研究問題有何啟示? 是否揭露了原有研究角度的侷限? 對於研究的各個步驟(從研究問題、資料蒐集、詮釋),是否提供了更多的想像?請具體說明(例如:可以怎麼蒐集資料?可以考慮那些面向?)
其他

3. 每周作業繳交時間:
(1) 每周心得+2個提問:上課前一天傍晚6點前 上傳NTU COOL 每週心得繳交區
(2) 每周提問:助教將收集所有同學提問,並且放在臉書與NTU COOL討論區供參。
? 期中提案10%
1. 11/2 期末報告提案,內容應包括:研究主題、問題意識、研究問題、預計可能採取的研究方法、初步的文獻搜尋與閱讀
2. 11/16開始,每週將預留15-30分鐘時間討論至少1-2位同學的期末報告進度與問題

? 期末報告30%
1. 題材:針對特定新聞議題與媒介社會學相關之小型研究。
2. 型式:正式之學術報告型式繳交。字數應為8500-10000字,格式應嚴格依照學術論文型式(應有書目與注釋)建議用ENDNOTE軟體。
3. 內容:應指出具體之問題意識,說明為何用特定角度討論特定的問題,如何解答此問題,如何進行有系統的分析,結論應總結研究發現,並闡明研究的意義與建議等。
4. 進度:應在期末一個月前,寫出大綱與老師討論。
5. 不可抄襲,記得校對,減少錯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每周二、四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李立峰(2022)。〈尋找普遍意義:香港傳播研究的經驗和貢獻〉。《傳播與社會學刊》,第 59 期,頁 211–231。
Allan G. Johnson (譯者: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見樹又見林 》。群學。2001
Anthony Giddens, Philip W. Sutton(譯者:許雅淑, 李宗義)《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商業周刊。
Ashley. (2014). The Sociology of Media System Structure: Communication Policy and The “Double Movement.” Javnost (Ljubljana, Slovenia), 21(3), 5–21. https://doi.org/10.1080/13183222.2014.11073408
BENSON. (2004). Bringing the Sociology of Media Back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1(3), 275–292. https://doi.org/10.1080/10584600490481299
C. Wright Mills(譯者:洪世民)。《 社會學的想像:從「個人的煩惱」連結到「社會的公共議題」,歡迎來到社會學的世界》。商業週刊。2020
Guggenheim. (2015). The media of sociology: tight or loose translations?: The media of sociolog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6(2), 345–372. https://doi.org/10.1111/1468-4446.12125
Hartmann, Prommer, E., Deckner, K., & Gorland, S. O. (2019). Mediated Time Perspectives on Time in a Digital Age / edited by Maren Hartmann, Elizabeth Prommer, Karin Deckner, Stephan O. Gorland. (Hartmann, E. Prommer, K. Deckner, & S. O. Gorland, Eds.; 1st ed. 2019.).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24950-2
Maddalena, & Gili, G. (2020).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Post-Truth Communication by Giovanni Maddalena, Guido Gili. (1st ed. 2020.).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41460-3
Mellado, & Hellmueller, L. (2015). Professional roles and news construction: a media sociology conceptualization of journalists’ role conception and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8(3), 1–11. https://doi.org/10.15581/003.28.3.1-11
Paul Hodkinson (譯者:黃元鵬、吳佳綺)。《媒介、文化與社會 》。韋伯。2013
Reese, & Shoemaker, P. J. (2016). A Media Sociology for the Networked Public Sphere: The Hierarchy of Influences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9(4), 389–410. https://doi.org/10.1080/15205436.2016.1174268
Wajcman, & Jones, P. K. (2012). Border communication: media sociology and ST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4(6), 673–690. https://doi.org/10.1177/0163443712449496
林恕暉(2016)。〈張金策與 1990 年代的台灣左翼媒體:《群眾》雜誌及《群眾之聲》電台〉。《傳播、文化與政治》,4:85-124。
徐 亞 萍(編)(2016)。〈作 為 批 判 研 究 的 媒 介 政 治 經 濟 學〉。《傳 播 與 社 會 學
刊》,第 35 期,頁 1–25。
新聞傳播與勞動
(1) Norback, M. (2021). Back to the future of journalist work? Entrepreneurial subjectivity and freelance journalism in Sweden. Journalism.
(2) Kotisova, J. (2020). An elixir of life? Emotional labour in cultural journalism. Journalism.
(3) Henrik Ornebring (2010). Technology and journalism-as-labour: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Journalism. 11(1) 57–74. DOI: 10.1177/1464884909350644
Dan Schiller(2010)。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馮建三、羅世宏(譯)。五南。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05  【(暫定,詳細最終版本課綱以第一周為主)】

【總論1】課程介紹、說明與討論本學期上課規則
從社會學角度思考的自我介紹
1. 《見樹又見林》ch1 森林與樹群 & ch2 文化
2. 《社會學的想想》ch1 展望
3. 夏曉鵑 (2016)。關於跨域連結的反思與提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2:145-163。
 
第2週
9/12  歷史視角1】檢視台灣報業的歷史結構分析視角
1. Graham Murdock (2000). Reconstructing the Ruined Tower: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 and Questions of Class.
2. 林麗雲(2008)。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95,183-212。
3. 馮建三(1995) 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期 , 177-234。
參考:
4. 程宗明(1999)。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性供應,1945-1967。台灣社會研究,36,85-121。
 
第3週
9/19  【歷史視角-2】檢視台灣廣電歷史結構分析視角
1. 柯裕棻 (2008). 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臺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69, 107–138.
2. 魏玓 (2019). 「萬惡」電視何以誕生?臺灣有線電視生成階段(1980-1993)的重新檢視. 新聞學研究, 139, 001-040.
3. 林麗雲(Lihyun Lin). (2006). 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 中華傳播學刊, 9, 071-112.
參考
J. Curran, M. Gurevitch and J. Wollacott ch 2 媒體理論與社會理論(文化媒體與社會:批判性觀點)
 
第4週
9/26  【場域理論、文化生產與新聞業】
1. Bourdieu, P.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pp.32-73).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2. 黃順星 (2010). 新聞的場域分析:戰後臺灣報業的變遷. 新聞學研究 , 104, 113–160.
3. 黃天賜、黃煜、張美鳳、王悅(2021)。科技變遷背景下新聞場域的變化— 香港突發新聞之個案,《傳播與社會學刊》,(總)第 56 期:25–61
 
第5週
10/03  【新聞工作者的主體性探究】
1. Norbäck, M. (2021). Back to the future of journalist work? Entrepreneurial subjectivity and freelance journalism in Sweden. Journalism.
2. 劉慧雯(2011)。從新聞價值的轉變追問科技時代的記者主體:系譜學的角度。傳播研究與實踐, 1(1), 169-203。
 
第6週
10/10  國慶日放假一天 
第7週
10/17  【新聞工作的勞動視角】
1. Kotisova, J. (2020). An elixir of life? Emotional labour in cultural journalism. Journalism.
2. 劉昌德 / Chang-De Liu. (2012). 舊時王謝堂前燕:台灣電視新聞勞動五十年簡史. 中華傳播學刊, 22, 67.
3. 吳育仁(Yu-Jen Wu). (2011). 勞動過程與勞動主體性:地方記者職場勞動之政治經濟分析.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5(1), 001–038.
參考:
Henrik Örnebring (2010). Technology and journalism-as-labour: Historical perspectives.Journalism, vol. 11, 1: pp. 57-74.
蔡惠鈞(2009). 勞動過程之研究:新聞記者的勞動控制和展現主體. 台灣勞動評論, 1(1), 89–113. https://doi.org/10.29744/TLR.200906.0005 
第8週
10/24  【獨立新聞媒體】
1. 陳順孝(2014)。記者獨立之路:臺灣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與互助機制。傳播研究與實踐 4卷2期 , 25-54
2. 蔡慶同 (2012) 媒體即身體:綠色小組與環保抗爭。南藝學報, (5),1-23。
3. 管中祥(2011)。弱勢發聲、告別污名:台灣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 1(1), 105-135。
參考:
4. Zafra. (2020). The nexus of political documentary and alternative journalism: Addressing the social world. Pacific Journalism Review : PJR, 26(2), 162–178.
5. 朱淑娟(2020)。做為獨立記者: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巨流圖書公司 。
6. 王曉晞, 莊迪澎, 管中祥, 方可成, 梁家權(2015)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編者: 管中祥, 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紅桌文化。
7. Buyens, & Van Aelst, P. (2022). Alternative Media, Alternative Voic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ctor Diversity in Alternative and Mainstream News Outlets. Digital Journalism, 10(2), 337–359.
 
第9週
10/31  期中提案報告 
第10週
11/07  【文本、論述、意識形態】
1. Stuart Hall (1977),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and J. Wollacott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p. 315-48.
2. J. Curran, M. Gurevitch and J. Wollacott (編) ch3-4「意識形態」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訊息與意義(文化媒體與社會:批判觀點)
3. 王右君(Yow-Jiun Wang). (2012). 常民自我敘事做為一種媒介言說:閱讀《聯合報》「家庭與婦女」版上的女性話語與聲音. 新聞學研究, 112.
參考:
4. 陳雅惠(2019)。新聞網摘型懶人包超文本敘事新方向初探。資訊社會研究 ; 37期, P87 - 119 
第11週
11/14  【閱聽人做為行動者】
1. 郭文平(2014)。〈新聞文本與科技型式的雙重連結:日常生活中網路新聞消費實踐的類型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第 27 期,頁 27–63。
2. 黃鈴媚、沈錦惠、曹開明(2014)。〈網路傳播社會中的「電子符號行動者」:從台灣國光石化案重構閱聽人之主體性〉。《傳播與社會學刊》,第 27 期,頁101–148。
 
第12週
11/21  媒體、科技與社會-產業】科技業如何改變新聞業生態
1. Vos, T. P., & Russell, F. M. (2019). Theorizing Journalism’s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An Elaboration of Gatekeeping Theory. Journalism Studies, 20(16), 2331–2348. https://doi.org/10.1080/1461670X.2019.1593882
2. 蕭維傑、 王維菁。(2018)。 動態消息演算法、能見度、與新聞經營:以 Facebook 平台為例. 資訊社會研究, 34, 063-104.
3. 劉昌德 (2020). 小編新聞學: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如何轉化新聞專業 新聞學研究 142, 1. 
第13週
11/28  【媒體、科技與社會-新聞讀者】媒介化與平台化的發展如何改變閱聽人與新聞媒體
1. Poell, Thomas, David B. Nieborg, and Brooke Erin Duffy. “Spaces of Negotiation: Analyzing Platform Power in the News Industry.” Digital journalism ahead-of-print.ahead-of-print (2022): 1–19. Web.

2. Willig, I. (2022). From audiences to data points: The role of media agencies in the platformization of the news media industr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4(1), 56–71.
參考:
Philip M. Napoli (2020) Connecting Journalism and Public Policy:
New Concerns and Continuing Challenges, Digital Journalism, 8:6, 691-703, DOI:10.1080/21670811.2020.1775104
Napoli. (2015). Social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Governance of news platforms in the realm of individual and algorithmic gatekeeper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39(9), 751–760. https://doi.org/10.1016/j.telpol.2014.12.003
 
第14週
12/05  【媒介社會學下的集體行動與實踐】
1. 劉昌德; 田育志(2015) 媒體工作者的新聞自由戰線:韓國記者集體組織與抗爭,傳播研究與實踐 ; 5卷1期 , P71 – 99
2. 馮建三 (2020)當代拉丁美洲的另類傳播—委內瑞拉英語另類媒介及其對主流新聞的回應 (P. 206-247) 於《影像紀錄的政治:綠色小組與另類媒體運動》一書中

參考:
Herr, O. (2020). New tactics to close down speech: The news editor at Rappler speaks to Index about legal threats against the media outlet’s CEO, Maria Ressa, plus a report on Index’s recent work. Index on Censorship, 49(3), 97–100. https://doi.org/10.1177/0306422020958292
 
第15週
12/12  演講:隱蔽的盜版史 
第16週
12/19  全班期末報告討論會 
第17週
12/26  寫期末報告 
第18週
1/02  繳交完整期末報告期限(1/2晚上12點前上傳NTU COOL)